2003, 33(5).
摘要:红外辐射特性是评价固体火箭发动机特征信号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固 体火箭发动机的红外辐射源,并讨论了抑制红外辐射的主要技术途径。
2003, 33(5).
摘要: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方法,对某石油企业的大型炼油设备进行外壁温度场检测,从测得 的每幅热像图中提取各点温度值,编制相同色标下的热像生成软件,自动拼接成整个设备外壁的热像展开图,对现有设备的使用状况给出科学的评价。
2003, 33(5).
摘要:文中利用透射实验测量了全血的近红外光谱,用偏最小二乘法( Partial Least Square ,简写为PLS) 选择包含有葡萄糖特征峰的谱段,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到了葡萄糖浓度的拟合曲线,分析拟合曲线与真值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 9999 ,误差小于0. 13mmol/ l 。实验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光谱的方法可以实现全血血糖浓度的测量。
2003, 33(5).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叠盖电极技术在SPRITE 探测器上的实际应用,并给出了具体实验结 果。选择适当的叠盖电极尺寸可以使SPRITE 的响应率Rv 提高一倍以上,探测率D3 普遍提高30 %左右,高的可达80 %。实验结果表明,叠盖电极技术明显地提高了SPRITE 器件的性能,是一种简便的提高SPRITE 性能的新途径。
2003, 33(5).
摘要:文中对多元多光谱红外探测器系统响应波段外激光的辐照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 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以1. 06μm 激光辐照三元光导型碲镉汞探测器系统的实验为例,说明了系统响应波段外激光辐照效应的实验规律。实验结果发现:探测器对系统响应波段以外的激光仍有响应信号,但响应规律与对波段内激光的响应不同,出现新的现象。研究表明: Ge 窗口被激光加热是导致探测器输出信号的根本原因,信号输出曲线由探测器的电阻~温度特性决定。
2003, 33(5).
摘要:基于自触发脉冲飞行时间激光测距方法,本文提出并系统性的研究了单自触发脉冲激 光测距技术(SSTPLR) 。根据不同的单自触发方式,提出了反向单自触发和同向单自触发脉冲激光测距技术。设计了各自的实验测距系统,在3m 距离范围内,实现了误差分别为0.96mm 和0. 62mm 的激光测距。
2003, 33(5).
摘要:将固体激光中用以提高光束质量的高斯型变反射率虚共焦非稳腔技术应用于OPO , 在理论上分析高斯型变反射率非稳腔的模场分布,实验上采用1. 064μm 的Nd∶YAG激光器作为泵浦源,OPO 为单谐振非临界相位匹配方式,得到1. 57μm OPO 输出能量60mJ / pluse ,重复频率1Hz ,M2 小于3 ,光光效率40 %的人眼安全激光。
2003, 33(5).
摘要:采用两支国产2W 单芯半导体激光器(Diode Laser) 作泵浦源,双向端面泵浦Nd∶YVO4 晶体,由I 类临界相位匹配LBO 晶体腔内倍频,采用Z 型谐振腔结构,在泵浦功率为3. 12W的条件下,得到功率为670mW的TEM00模稳定绿光输出,测量表明4h 功率稳定性优于3 % ,偏振比大于500∶ 1 ,振幅噪声小于0. 5 %。
2003, 33(5).
摘要:文中研究了射频激励“Z”折叠部分波导CO2 激光器,比较了普通波导折叠与部分波导 折叠的结构特点。采用等效的第二类波导谐振腔,在总增益长度129cm ,230W 注入功率情况下,获得了最高23. 5W 的基模激光输出。
2003, 33(5).
摘要:通过对提拉法生长非掺杂YAG晶体应力双折射的产生原因以及小面生长的成因分析,采用调整温场的温度梯度,同时在生长过程中调整工艺参数,并采用适当的退火程序,有效减小了提拉法生长非掺杂YAG晶体的应力双折射。
2003, 33(5).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用长周期光纤光栅(L PFG) 制作增益平坦滤波器( GFF) 时要注意的一些技术性问题,其中包括光敏光纤的选择、光纤模式的选择、写光栅的曝光强度、波长漂移量的预留。
2003, 33(5).
摘要:文中分析了描述掺Yb3 + 光纤放大器( YDFA) 的能级速率方程和光传输方程,得到了 掺Yb3 + 光纤放大器的速率- 传输方程组在稳态条件下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泵浦阈值和小信号下最佳光纤长度的表达式,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放大器的增益特性、泵浦阈值、最佳光纤长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003, 33(5).
摘要:文中利用微扰法在滤波器抑制孤子位相抖动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的结果表明, 主要由放大器自发辐射噪声(ASE) 所导致的孤子位相抖动,在无任何控制措施的情况下与传输距离成立方关系,在加入滑频滤波作用后,则仅随传输距离线性地增长。
2003, 33(5).
摘要:利用光脉冲在光纤中传播时所遵守的相干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在偏振方向 沿两个双折射轴的分量强度相等时,色散缓变光纤中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所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反常色散区和正常色散区,随传输距离的增加调制功率区域加宽,对应不同的功率区域输入脉冲有不同的增益谱,并且当输入脉冲功率一定时,随传输距离的增加导致增益谱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2003, 33(5).
摘要: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子图输入、用激光干涉成像光学头产生干涉条纹的方 法来实现3D 图像或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大幅面3D 图像激光光刻系统,光变图像分辨率可达5080dpi ,平均运行效率达8000dot s/ s(1270pdpi) 以上。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3, 33(5).
摘要:设计与研制了紫外及可见光探测器光谱响应测试系统。系统包括:复合光源室;三光 栅单色仪和复合探测器室,由计算机配套专用软件对光源、单色仪和信号接收进行自动控制和处理。测试原理采用了参考探测器替代法测定待测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重点解决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技术关键,通过反复测试证明,系统性能稳定并具有结构紧凑,全自动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2003, 33(5).
摘要:从分形布朗模型出发,通过对自然背景和人造目标图像不同的灰度相关性分析,提出 一种新的分形特征提取算法,根据新算法得到的分形特征分布规律,进而形成一种简单有效的自然背景中人造目标的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性能。
2003, 33(5).
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小波变换的海空背景下受强杂波、噪声污染的红外图像目标 检测算法。算法利用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多尺度特性,将要检测的图像分解到不同频率的多个尺度上,再采用形态学的背景估计和形态滤波技术,对分解后的子图像进行处理、小波重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较强的抑制云层、海浪以及海天线的强杂波背景和强噪声的干扰,可检测出信杂比(SCR) 为2 的目标,适用于舰载红外警戒系统。
2003, 33(5).
摘要:文中根据斑点的统计性质对多级中值滤波器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散斑噪声抑制 的多级非线性加权平均中值滤波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算法优于Lee 滤波算法、F. safa 算法和权重形态滤波器,它既保持了图像的几何特征,又有效地抑制了图像中的斑点噪声。
2003, 33(5).
摘要:按Cr∶ LiSAF 激光器的三种运转方式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各自的一些特点和应用及研发前景,并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几个典型,最后,指出了我国发展激光二极管泵浦Cr∶ LiSAF 晶体的发展方向。
2003, 33(5).
摘要:报道了几种新型的多波长Brillouin/ Erbium 光纤激光器,并对这些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以及研究结果进行了报道。
2003, 33(5).
摘要:平面集成光波导器件因其基体不同,其制造技术各异。国际信息业的发展以每年翻一 番的速率将持续下去。我国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相对国际要滞后一些,但也有相似的发展规律。Si 基平面集成光波导器件与Si 工艺兼容,是国内外热门研发领域之一。
2003, 33(5).
摘要:介绍了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三角方向辨别阈值( TOD) 法。通过对TOD 参数测试理论的分析,探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客观法红外热成像系统TOD 测试的基本方法和硬件组成,给出实现客观法TOD 测量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8511信箱《激光与红外》编辑部
邮编:100015 传真:010-84321139
电话:010-84321137 84321138 E-mail:paper@laser-infrared.com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