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6(5).
摘要:文章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的组成和各个部分的机理出发,详细分析了 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激光器自身的因素、耦合封装工艺和电学因素。通过优化原有工艺与采用新技术,提高了模块的可靠性,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2006, 36(5).
摘要:利用1. 06μm激光脉冲泵浦非临界相位匹配(NCPM) KTP光学参量振荡器,获得中心波长1566nm的信号光输出。当泵浦光能量为100mJ时,输出信号光能量约为31. 9mJ ,相应的转换效率为30. 9% ,信号光脉冲宽度(10ns)比泵浦光脉冲宽度(30ns)小得多。当相位匹配角(内角)从90°到80°变化时,信号光调谐范围为1566~1596nm。
2006, 36(5).
摘要:比较了三种常用电光晶体(L iNbO3 晶体、KD3P晶体和KTP晶体)的Q开关特性,肯定了KTP晶体作为优异电光Q开关的极大潜力,同时也分析了温度变化对KTP电光Q开关透过率的影响,得出只有采用相同的两块KTP正交放置的Q开关,才能根本上补偿静态双折 射,保证关门稳定性,提高激光系统的可靠性。
2006, 36(5).
摘要:设计了一个简单紧凑的1052nm波长激光器。首次利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Nd∶YAG晶体,使用镀有高度选择性介质膜的反射镜产生该波段的激光。激光阈值为0. 3W, 当808nm波长泵浦光功率达到18W时产生了3. 5W的1052nm波长激光输出。光- 光转换效率为20% ,输出激光功率波动不超过3%。
2006, 36(5).
摘要:报道了一种新型基于环形激光腔的增益钳制掺铒光纤放大器。得到了较好的增益钳制效果和增益平坦度,利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12m长掺铒光纤形成激光增益,观测到 30nm增益带宽。通过反馈1520nm 激光,在可变衰减器不同值测量了输入信号从- 40 ~10dBm的增益,其小信号增益被钳制在16dB。可为40个波分复用(WDM)信道波长提供增益钳制及平坦的放大功能。
2006, 36(5).
摘要:从大功率蓝光激光器的特点入手分析了Nd∶YAG准三能级特性,通过理论上对比三种不同结构激光晶体内的温度场分布,指出复合晶体在降低激光晶体热沉积方面的有效性。并通过采用复合晶体得到473nm激光输出功率为1. 38W,泵浦光- 倍频光的光光转换效率达7. 5% ,证明了复合晶体的优越性。
2006, 36(5).
摘要:简要介绍了精确制导的原理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几种精确制导技术(包括激光制 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及复合制导)的特点、应用及发展方向。
2006, 36(5).
摘要:运用红外辐射理论的知识,分析计算出舰艇在采用各种隐身手段情况下红外探测系统 的最大作用距离,以及在不同最大温差ΔT下探测系统对目标的发现、识别与认清概率,通过结果的分析与比较可定量地评价出舰艇的各红外隐身技术的效能。其分析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对海面舰艇的隐身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006, 36(5).
摘要:随着激光技术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近年来一系列具有中心光强为零的空心光束的各种产生方法层出不穷。各类空心光束都有其新颖独特的物理性质,这使得其在实现微观粒子的光学囚禁与四维操控以及冷原子的激光导引、漏斗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概述了常见的几类空心光束的性质、产生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并就空心光束的未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8511信箱《激光与红外》编辑部
邮编:100015 传真:010-84321139
电话:010-84321137 84321138 E-mail:paper@laser-infrared.com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