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9(3):233-238.
摘要:评述了用高功率激光摧毁UXO和IED的发展简史和机理。评述和分析了用Nd∶YAG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固体热容激光器反UXO和IED的特点、性能、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悍马激光军械失效系统和激光复仇者武器系统。
2009, 39(3):239-243.
摘要:基于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的亚微米尺度电光调制器成为了研究Si光电子学的重点。评述了亚微米尺度下SOI脊型光波导实现单模条件、偏振无关、低耦合损耗的技术要求,分析并比较了几种基于不同光学结构和电学结构的电光调制器的原理和特性,讨论了达到高速电光调制的方式。
2009, 39(3):244-246.
摘要:水下气泡幕的激光后向探测实验中发现,由于气泡幕的存在,信号有时得到增强,有时会减弱。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将探测区域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对三部分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影响信号强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号的强度是增强还是减弱,主要取决于气泡幕本身的信号强度,它与气泡幕的距离以及气泡密度等因素有关。对同一距离上相同密度的气泡幕进行探测,适当增大探测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有无气泡时的差异,从而提高系统探测性能。
2009, 39(3):247-250.
摘要:针对水下激光探测遇到的特殊问题,设计了一种水下脉冲激光回波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前端放大电路采用AD603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抑制水体后向散射并放大激光回波信号;数据采集及缓冲电路采用ADC08200配合FPGA实现,简化了电路设计结构,并使系统具备可扩展性;数据传输及系统控制基于C8051F单片机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已用于实际系统中。
2009, 39(3):251-253.
摘要:研究了激光大气传输中热晕与光束抖动综合效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统计方法模拟光束抖动,当光束抖动频率远小于或远大于热晕特征频率时,用卷积的方法计算热晕与光束抖动综合作用下的光束远场光斑的光强分布。为了检验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针对聚焦Gauss光束,计算了热晕与光束抖动综合作用下,焦平面上的光强分布。计算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2009, 39(3):254-256.
摘要:提出了一种使用单片机对半导体制冷器(TEC)进行高精度温度控制的方法。通过单片机采集TEC的温度,经过PID运算,发出控制脉冲,由可编程逻辑器件生成H桥的控制波形。通过对电流方向和导通时间的控制,达到对温度控制的目的。
2009, 39(3):257-259.
摘要:结合一种大功率激光电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分析了RS-485总线在大功率激光电源控制系统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和通信速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
2009, 39(3):260-263.
摘要:为描述飞秒激光辐照半导体材料的热力响应过程,扩展了热电子崩力和自恰场两种模型,得到了完全耦合的非线性热弹方程组。在单轴应力条件下,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500fs脉冲激光作用下硅膜内载流子温度、晶格温度、热应力和热电子崩力的变化情况,同时考虑了能量密度和薄膜厚度两个因素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能量密度越高达到热平衡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对于比较薄的硅膜,随着激光作用时间的增加,热应力的双峰逐渐增加并由前后表面同时向薄膜的中间移动。
2009, 39(3):264-266.
摘要:基于光内同轴送粉技术,提出了激光熔覆无支撑偏移堆积斜壁的方法。通过建立斜壁倾斜角度的模型,分析了偏移量、机床扫描速度与送粉速度对角度的影响,并总结出保证斜壁成功堆积的偏移率范围。
2009, 39(3):267-270.
摘要:通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试对少见的黄色蛇纹石玉进行成分和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利蛇纹石。利蛇纹石的红外光谱具有由Si-O伸缩振动引起的956cm-1,1080cm-1,3650cm-1肩吸收的特征吸收峰。少见的黄色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得出363nm,384nm吸收峰,主要是由杂质离子Fe3+离子的d-d晶场跃迁引起。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后,蛇纹石玉失去结构水转变为新的物相镁橄榄石,拉曼峰825m-1和856cm-1是镁橄榄石的特征谱峰。由热处理法
2009, 39(3):271-273.
摘要:利用半导体激光器(LD)端面泵浦YVO4/Nd∶YVO4键合晶体,实现声光调Q 1064nm的窄脉宽激光输出。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了泵浦功率和重复频率对输出调Q脉宽的影响。在泵浦功率为20W情况下,重复频率为2kHz时,获得最短脉冲宽度为16.4ns;重复频率为40kHz时,获得了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6.9W,光-光转换效率为34.5%。
2009, 39(3):274-276.
摘要:介绍了一种利用蒙特卡罗原理和MATLAB计算田径场形冷屏视场角的简捷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编程简单、精度可控、使用便捷等特点。Abstract:
2009, 39(3):277-279.
摘要:在对作用于稳定平台上的各种干扰力矩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J-T制冷器供气管路所引起干扰力矩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计算公式和减小此项干扰力矩的有效措施。
2009, 39(3):280-284.
摘要:通过碲镉汞液相外延薄膜的典型缺陷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各种缺陷的特征、起因、消除方法等。通过对HgCdTe液相外延层中常见的缺陷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各种缺陷的可能起因,以达到提高液相外延工艺水平的目的。
2009, 39(3):285-289.
摘要:舰载烟幕是防御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一种有效措施和方法。针对反舰导弹的来袭方位、风向风速,如何确定烟幕的发射方案和本舰规避机动方案,是烟幕防御反舰导弹战术运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工程化定性分析和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基于提出的交点判断和点矢量位置判断准则,给出了获得最优发射机动决策方案的具体过程和步骤。仿真结果和主观定性判断完全一致。依据烟幕防御反舰导弹的最优发射机动决策方案,可以使舰艇在末端防御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赢得生存机会。
2009, 39(3):290-292.
摘要:利用光学窗口“猫眼效应”进行的激光主动侦察易受光学镜头的像差的影响。通过建立球差光学系统“猫眼效应”的理论模型,并运用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目标光学系统的球差与侦察激光的回波发散角、接收功率以及最大侦察距离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目标光学系统的球差会明显增大回波发散角、降低回波接收功率和减小最大侦察距离,对激光主动侦察造成不良的影响。
2009, 39(3):293-296.
摘要:为寻求对激光精确制导武器干扰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泡沫这种新型光电干扰介质。利用Mie氏理论,对处在军事上常用1.06μm和10.6μm激光波长上泡沫的质量消光系数与泡沫自身几种重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波长、不同泡沫溶液复折射率情况下,最优泡沫质量消光系数对应的泡沫球尺寸不同,而且壁厚相对较小的泡沫对激光辐射具有较好的消光效果。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泡沫的战术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2009, 39(3):297-299.
摘要:水下远距离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对扩束发射光学系统的扩束能力及其对距离的适应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在不同的成像距离处都获得适当大小的光斑,论文对激光水下成像发射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变倍的发射光学系统,研究了激光光束通过该发射光学系统的变换规律,推导了目标距离与变倍光学系统动镜组的位置调整量的数学关系,提出了激光水下成像变倍发射光学系统的控制方案。
2009, 39(3):300-303.
摘要:采用高速线阵CCD代替传统的胶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狭缝摄影系统,并对系统的原理及组成进行论述。当被测弹体速度小于500m/s,弹体长度大于500mm,章动角不小于5°时,系统测角精度达0.9‰,可满足靶场弹道测量要求。实现了弹道参数测量的自动化,对改进靶场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 39(3):304-307.
摘要: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光网靶的高精度弹丸速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3站式设计,可以测量出弹丸飞行速度的变化。信号处理单元采用了最新的CPLD模块,集信号放大、脉冲触发、触发计时和脉冲合成于一体。系统有效测试截面为100mm×100mm,设计测速范围50~4000m/s,测量误差小于0.1%,可以对直径15~100mm的弹丸速度进行测量。利用该系统成功测量了电磁轨道炮发射的弹丸速度。
2009, 39(3):308-310.
摘要: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单折射率层缓变准周期结构一维光子晶体存在不同缺陷时的缺陷模。结果表明,当该准周期结构中存在缺陷时,引入了缺陷模,且缺陷模与缺陷层的位置和结构参数相关。缺陷层不同,缺陷模的位置及共振透射峰也不同。随着缺陷层光学厚度的增大,缺陷模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
2009, 39(3):311-314.
摘要:选择适当的结构参数,用传输矩阵法计算模拟光子晶体(AB)m(CD)n(BA)m模型的透射谱,在归一化中心频率1.0(ωa/2πc)处,当光子晶体(CD)n的导带处于光子晶体(AB)m(BA)m的禁带中,且两者均以中心频率处为对称中心时,构成镜像对称的光子晶体量子阱结构。在光量子阱透射谱的中心频率处及对称的两侧,分布着具有规律的奇数局域共振峰,出现明显的量子化效应,透过峰数目和位置都可以通过光子晶体(CD)n的重复周期数n来调节,这一现象可用于设计可调性奇数通道滤波器。
2009, 39(3):315-318.
摘要:阐述了图像分形维和多尺度分形特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分形目标检测方法。实验证明,自然背景与人造目标所在区域的多尺度分形特征差别非常明显。对于舰船目标检测,给出方法的检测结果稳定,优于边缘检测、阈值分割和单一分形维检测的结果,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方法。
2009, 39(3):319-321.
摘要:针对雷达/红外复合制导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噪声相关情况下的带反馈的加权航迹融合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融合效果理想,可以满足复合制导的融合技术要求。
2009, 39(3):322-325.
摘要:介绍了用于一种机载TDI CCD相机的高速图像实时存储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中CCD相机图像数据经过数据缓存器缓存后传递给DMA控制器,再经过SCSI协议控制器写入SCSI硬盘中。利用VHDL语言对FPGA芯片编程实现主控制器和DMA控制器功能,从而协调SCSI协议处理器实现数据的存储。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满足机载TDI CCD相机的高速图像实时存储要求。
2009, 39(3):326-329.
摘要:为了解决低带宽信道传输红外目标图像的问题,在改进的基于过渡区图像分割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红外目标图像感兴趣区域的自动提取,最后探讨了基于状态位图提升SPIHT(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SPIHT)算法的感兴趣区图像压缩。在JPEG2000的基本框架下进行了具体实现,通过图像实验充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时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9, 39(3):330-334.
摘要:针对序列图像的拼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点检测和仿射变换模型的图像配准算法,利用Harris算子检测兴趣点,并引入灰度交叉匹配和兴趣点坐标离散度两级约束策略确定同名兴趣点,通过在图像间建立仿射变换模型实现图像的配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归一化函数对拼接图像进行处理,消除由于图像间灰度差异而导致的拼接缝。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良好的像素融合效果。
2009, 39(3):335-338.
摘要:针对小波变换红外图像去噪需要已知噪声先验知识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奇异值分解的正交小波变换红外图像去噪新算法。首先对红外图像进行离散正交小波变换,并对高频图像采用改进的分块奇异值分解估计小波系数,其中对奇异向量采用傅里叶变换进行了修正;最后将低频图像与估计的高频图像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去噪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图像去噪算法能在无噪声先验知识条件下有效去除图像噪声,信噪比有了明显提高,并获得了良好的主观视觉效果。
2009, 39(3):339-341.
摘要:在室温热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红外图像的特点,结合互补色编码原理和人的视觉习惯,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的HIS空间的伪彩色编码算法,算法能够根据直方图的统计分析自适应的进行伪彩色分配。算法实时的运行在以DSP为核心的硬件系统上,实验表明,伪彩色编码图像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分辨细节能力强。
2009, 39(3):342-343.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周期性激光威胁信号编码,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方法的信号分选和编码解算方法。该方法根据多激光威胁信号之间的独立性以及周期性编码的相关性,利用统计的方法实现多激光威胁信号的分选和编码解算。通过Matlab的仿真验证,说明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的完成多路信号分选,精确复制出制导信号的编码。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8511信箱《激光与红外》编辑部
邮编:100015 传真:010-84321139
电话:010-84321137 84321138 E-mail:paper@laser-infrared.com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