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脉冲激光雷达的时间间隔测量综述
    霍玉晶 陈千颂 潘志文
    2001, 31(3):136-139.
    [摘要](384)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31)
    摘要:
    2  热像仪测量物体表面辐射率及误差分析
    杨立 寇蔚 刘慧开 初明忠
    2002, 32(1):43-45.
    [摘要](394)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5)
    摘要:
    3  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
    李熙莹  倪国强  蔡 娜
    2003, 33(1).
    [摘要](1603) [HTML](0) [PDF 0.00 Byte](85) [Cited by](24)
    摘要:
    简要介绍巡航导弹特点、现状与发展情况以及对抗巡航导弹的途径与技术,对军用红 外探测系统中的红外探测器件类型与性能作了概括,探讨了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在反巡航导弹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4  光纤化的气体传感技术
    喻洪波 廖延彪 靳伟 何海律
    2002, 32(3):193-196.
    [摘要](226)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1)
    摘要:
    5  激光飞行时间测距关键技术进展
    陈千颂 杨成伟 潘志文 霍玉晶
    2002, 32(1):7-10.
    [摘要](272)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0)
    摘要:
    6  红外扫描测温与热诊断学
    陈衡
    1996, 26(2):67-71.
    [摘要](365)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7)
    摘要:
    7  基于Canny算子的改进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梅跃松 杨树兴 莫波
    2006, 36(6):501-503.
    [摘要](105)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7)
    摘要:
    8  地面复杂场景图像相关跟踪算法研究
    吉书鹏 张桂林 丁晓青
    2002, 32(6):428-430.
    [摘要](116)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7)
    摘要:
    9  LD泵浦高效率折叠腔YAG/LBO蓝光激光器
    郑权 赵岭 檀慧明 钱龙生
    2001, 31(3):144-146.
    [摘要](105)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7)
    摘要:
    10  低信噪比下抖动的红外弱小目标的实时检测
    张弘 赵保军 毛二可
    2001, 31(4):225-227.
    [摘要](129)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7)
    摘要:
    11  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刘松涛  周晓东
    2006, 36(8).
    [摘要](459) [HTML](0) [PDF 0.00 Byte](4580) [Cited by](17)
    摘要:
    图像融合是把同一场景从不同特性、不同时间、不同分辨率传感器获得的多幅图像综合成一幅图像的先进图像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在医学、遥感、计算机视觉、气象预 报及军事目标识别等多个领域。介绍了当前图像融合技术的一些最新进展,指出了图像融合 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
    12  CCD相机的像移补偿技术
    童子磊
    2005, 35(9).
    [摘要](997) [HTML](0) [PDF 0.00 Byte](98) [Cited by](16)
    摘要:
    介绍了CCD相机像移补偿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各种补偿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 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对CCD相机像移补偿技术发展的认识。
    13  用红外热成像方法测量火焰温度的实验研究
    王喜世 伍小平 秦俊 廖光煊 范维澄
    2001, 31(3):169-172.
    [摘要](152)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6)
    摘要:
    14  四象限探测仪测角新算法
    安凯 汪红熳 任戈 叶步霞 傅承毓 马佳光
    2001, 31(6):328-329.
    [摘要](100)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6)
    摘要:
    15  舰船目标海天线提取方法研究
    刘松涛  沈同圣  韩艳丽  周晓东
    2003, 33(1).
    [摘要](529) [HTML](0) [PDF 0.00 Byte](74) [Cited by](15)
    摘要:
    针对反舰红外成像导弹舰船目标的成像特点,提出使用邻域平均和对比度扩展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抑制背景、增强目标,进而利用改进的直线拟合法进行海天线的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舰船目标红外图像中的海天线区域,保证了目标分割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16  基于双波段的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分析
    王江安 肖伟岸
    2001, 31(6):351-353.
    [摘要](147)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5)
    摘要:
    17  激光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 江 徐世录
    2005, 35(2).
    [摘要](669) [HTML](0) [PDF 0.00 Byte](175) [Cited by](14)
    摘要:
    文章概述了激光武器的原理、特点,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激光武器的发展过程、研制计划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最后综述了各国发展激光武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8  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任国光 黄裕年
    2002, 32(4):211-217.
    [摘要](16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4)
    摘要:
    19  用激光红外干扰系统保护军用和民航机
    任国光 黄裕年
    2006, 36(1).
    [摘要](579) [HTML](0) [PDF 0.00 Byte](98) [Cited by](13)
    摘要:
    文章评述和讨论了定向红外干扰系统D IRCM、LA IRCM和ATIRCM的研制和现状,分析了激光红外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最后得出了几点看法。
    20  利用光纤组束获得机载软杀伤高功率光源
    胥 杰 赵尚弘 占生宝 李勇军
    2006, 36(10).
    [摘要](389) [HTML](0) [PDF 0.00 Byte](697) [Cited by](13)
    摘要:
    提出了利用光纤组束技术获得机载软杀伤高功率光源的想法。分析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简单介绍了非相干组束的原理和缺陷,重点阐述了并联主振荡相干组束方法及相干组束的优势。分析表明相干组束光纤激光器是未来机载软杀伤高功率光源的必然选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